张宛筑,中共党员,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yL23411永利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校卫生》编委;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州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基金等多项科研教研基金资助课题,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参编心理健康相关教材及专著10余部。从教20余年,承担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及医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年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带教6名本科生。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焦点治疗、叙事疗法及绘画心理分析等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在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等方面有一定心理咨询经验。积极将心理健康咨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社会,参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性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及贵阳市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有一定的心理援助热线经验及热线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经验。

庹安写,中共党员,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贵州省心理健康与核心素养教育学会理事、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核心专家;研究方向有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心理咨询与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卫健委、永利yl23411官网、贵阳市科技局等15项科研课题;长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路径,综合使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行为实验等实证方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的神经生理机制和保护性机制问题展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5篇。长期致力于从“积极发展”视角开展青少年身心健康预防及促进研究。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擅长将认知行为疗法与人本主义技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咨询风格,能够有效分析和疏导咨询者的心理问题。荣获国家教育部、贵州省医学会、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永利yl23411官网等13项奖项;接受过团体心理辅导、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培训。

陈凡莹,中共党员,女,讲师,心理学博士在读,方向:社会与行为科学,永利yl23411官网应用心理学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舞动治疗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先后主持及参与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贵州省社科联、校级教改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心理学专业3本。专业经历:系统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三年连续培训)、舞动治疗(三年连续培训)、叙事治疗(短期)及绘画治疗(短期)等多种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偏人本主义取向,擅长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对人际、情绪、自我发展、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咨询经验。

吕子建,群众,自然科学博士(Dr. Rer. Nat.),201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德国萨尔大学语言科学与技术系(心理语言学方向),202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德国吉森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研究方向包括基于视觉的感知觉与动作机制,以及视觉信息及相关神经机制对成瘾的影响等方面,擅长使用眼动技术、动作追踪技术与脑电技术等。读博期间曾赴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 York University等高校交流,并于Cortex、Journal of Visi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参与了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the Neural Control of Movement (NCM),European Conference on Visual Perception (ECVP),Conference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ists (TeaP) 等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担任课程: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参与编写教材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徐鹏,男,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中共党员,讲师。研究领域:学生心理健康、临床催眠、认知心理学等。主持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居民文化疏离感研究》(080900106)2016年12月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项目《催眠深度、催眠感受性与记忆力的相关研究》(20195200878)(第一指导老师)2019年9月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项目《催眠暗示对手机成瘾大学生的睡眠改善研究》(202010660012)(第一指导老师),2020年9月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项目《基于正念疗法的留守儿童手机依赖预防与干预研究》(202010660011)(第二指导老师),2020年9月获批;2024年贵州省“金课”项目(线上一流课程)-《普通心理学》,2024年12月获批。表彰情况:优秀论文指导老师、永利yl23411官网优秀共产党员、贵安新区创业指导老师。
义序
岩敏敏,群众,女,心理学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注意选择、工作记忆及奖赏学习等认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研究方法包括行为测试、眼动、脑电(EEG)技术以及多模态计算模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sych Journal》,《Journal of Vision》,《PeerJ》,《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参与一项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目前担任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心理科学》的审稿人。

龙晓闽,女,副教授,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在读(马来西亚SEGI大学)。从事学生工作、党建工作,对于党建品牌有自身独到的研究,申报党建品牌相关课题已成功立项。获得校级荣誉10余项,省级荣誉2项(贵州省第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贵州省学生工作优秀先进个人),主持国家级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持地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0余项,指导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得校级1等奖、省级2等奖的好成绩;发表省级以上期刊10余篇,以副主编、参编身份参与学生工作相关书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网络时代的学生教育引导与研究》、《教育管理理念与思维创新》 、《大学生军事教程》;2017年参与高校创业导师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2024年专著《知识图谱与AI技术相结合的学习路径模式研究》正在出版中。

刘雪梅,女,中共党员,教育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教授。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等。主持贵州省教育厅教学改革、人文社科、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5项,参与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项,主持校级教学改革、人文社科等课题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累计主编出版教材4部,参编1部。作为第一指导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2011年9-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作访问学者,2013年5月在武汉大学研修,2017年3-5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个人表彰。
